風濕性關節炎會出現在身體的各個部位,這是一種極為常見的風濕免疫類的疾病,通常這類疾病對于上了年紀的人危害是比較大的,上了歲數的人最容易得這樣的疾病,所以,尤其是老年人對于這樣的疾病要有充分的認識,提前預防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發,避免風濕性關節炎給身體造成巨大的痛苦。
關節炎的臨床表現:
、、晨僵現象與關節僵硬:所有類風濕病人都有這種表現,是重要的診斷依據之一。其特點是于早晨或睡醒后出現關節僵硬,活動不靈活,嚴重時可有全身僵硬感,起床后經活動或溫暖后,即覺緩解或消失。晨僵現象表明類風濕病變在活動,晨僵一直時間的長短與病變嚴重程度是一致的。晨僵常伴有肢端或指(趾)發冷和麻木感。晨僵可分為三度:a.輕度晨僵:起床活動1小時內晨僵緩解或消失;b.中度晨僵:起床后活動1~6小時內晨僵緩解或消失;c. 重度晨僵:起床后6小時上述,晨僵緩解或消失,或終日晨僵。
、、關節腫脹或疼痛:這也是幾乎所有類風濕病人的必備癥狀。絕大多數病人是以關節腫脹開始病發的。腫脹是由關節腔內滲出液增多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炎癥改變而致,表現為關節周圍均勻性腫大,手指近端指關節的梭形腫脹是類風濕病人的典型癥狀之一。關節疼痛的輕重通常與其腫脹的程度相平行,關節腫脹愈明顯,疼痛愈重,甚至劇烈疼痛。因為劇疼,當別人伸手去觸摸他的關節時,病人就用手擋起來保護或回縮。若讓其主動活動關節,有時還可勉強地伸屈。臨床上要關注有無自發痛與活動痛。自發痛即關節不活動時或在安靜自然位置狀態下也痛,有時甚至從睡眠中疼醒,這表明病變發展較快或急,且較嚴重;活動痛即當活動關節時才覺疼痛,這表明關節炎癥比較輕或趨于緩解。
類風濕關節痛的特點是活動后減輕,休息后剛開始活動時又更加嚴重,如久坐后站立起步和行走則困難,病人!白缕鸩粊,起來坐不下;手指與肘屈曲過久以后,剛伸直時疼痛更加嚴重!钡@些現象經活動片刻后即減輕,逐漸活動自如,走路的步伐也可加快。關節晨僵和腫痛嚴重時,病人部分或全部喪失自理生活的能力。關節痛在早晨、夜里和陰天下雨、寒冷、受凍尤其是感冒時更加嚴重。
檢測時可見關節腫脹,局部多半不紅,呈皮膚本色;也有發紅或微紫的,這多見于兒童的足fda3;蚴种戈P節腫脹時。關節觸之發熱,觸疼或明顯壓疼。關節積液時有明顯的波動感,尤以膝關節明顯。關節腫脹在四肢小關節最易檢測出來,而肩髖關節腫脹卻不易查出。
、、受累關節:類風濕病可累及人體全身187個滑液關節的任何一個,包括構成關節的滑膜、軟骨、骨及肌腱、韌帶、滑囊、肌膜都可受到侵犯。常見受累病發的關節是指趾、fda3、踝、腕、肘、膝、髖、顳頜、胸肋、頸和肩。有人統計,約有30%的病人首起病發的是指關節;26%的病人首起病發的是膝關節;10%的病人首起病發的是腕關節。類風濕起病時多為1~3個關節,以后受累關節的數目絕大多數病人為4~10個上述關節。據記載,類風濕極少侵犯遠端指、趾關節。
、、關節炎轉移:即關節炎從一個關節發展到另一個關節,有以下三個特點:a.游走性:早期關節疼痛(無腫脹)的游走性比較明顯,游走間隔期比較短,多半在1~3天,非常少超過1周。一旦關節出現腫脹后,則腫脹在這個關節上一直的時間較長,首先病發后的第一個關節腫脹多半一直3個月至一年上述,這一點是區別其他關節炎的重要特征。第一個關節腫脹病發后,多半經1~3個月方能轉移到另一個或另一對關節,即關節腫脹的游走間隔期在1個月上述,這是區別于其他關節炎的另一重要特點。此后,關節腫痛象“接力賽”一樣,這個腫痛還未消失,另一個或幾個關節又開始發生腫痛;b.對稱性:關節炎的游走(轉移)經常是對稱性的,除早期游走性疼痛之外,關節痛非常少是非對稱的